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化
防范水果颜值陷阱 识破稀有品种套路

2025-05-25 09:38:54

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潘玙 记者张文章)水果染色就变稀有品种、防范换个名字价格翻倍、水果识破以次充好也能卖出高价……近期,颜值金西梅、陷阱稀藏乌梨、品种嘉宝果等水果骗局相关话题引发热议。套路5月14日,防范福建省厦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水果反诈指南,水果识破提醒消费者警惕水果颜值陷阱,颜值识破稀有品种套路。陷阱稀

不少消费者可能在景区见过金西梅,品种其颜色艳丽诱人,套路味道甜到发齁,防范商贩多宣称其为“天然粉色水果”。水果识破事实上,颜值这种金西梅其实是用小桃子做成的,商家使用糖精、色素和防腐剂进行腌制,使其外观晶莹剔透,再冒充新鲜水果高价售卖。

部分商家会在短视频平台以“自然开口笑”“糖分爆炸”为噱头炒作爆炸桃,刻意用焦糖色滤镜拍摄裂口处,将其包装成稀有爆裂品种,声称越裂越甜。爆炸桃其实是种植过程中吸水过多导致果皮爆裂的残次品,裂口处极易滋生细菌,存在食品安全隐患。

近些年,一些商家推出迷你胡萝卜产品,标榜其为特殊品种的胡萝卜,并以高价售卖。事实上,迷你胡萝卜实为大胡萝卜切削打磨后的边角料,营养和普通胡萝卜无异。

部分商贩会在旅游景点附近售卖假嘉宝果,常宣称其稀有珍贵,为进口的天价树葡萄。事实上,这些水果很可能是假嘉宝果——部分商家将普通葡萄从枝上剪下并打上蜡,再一颗一颗地摆放在摊位上,以假乱真。

体重管理成为近期热门话题,部分商家借此制造水果西兰花噱头,宣称其为特殊品种,有蔬菜清香和水果香甜,还有减脂功效,可直接生吃。事实上,水果西兰花实际上只是普通西兰花的切块或侧枝,生吃口感粗糙,并无特殊甜味。

许多人不喜欢吃芒果时碰到果核部分,商家便抓住这种心理推出辣椒芒,宣称其果核细如牙签、口感独特。事实上,辣椒芒实为发育不良的畸形芒果,果肉少,味道普通。

一些商家还会将普通梨包装成西藏黑梨(藏乌梨),声称是高原稀有水果,甚至贴上“富硒”“抗癌”等健康标签并借此卖出高价。事实上,藏乌梨并非天然水果,而是普通梨经过人工处理后的产物。

厦门市食安办提醒消费者,购买水果要警惕颜值陷阱,自然成熟的水果通常色泽均匀。如果水果颜色过分艳丽(如亮粉色的金西梅、乌黑发亮的藏乌梨),很可能经过染色或化学处理。要识破稀有品种套路,对名称猎奇的水果(爆炸桃、辣椒芒),先查证是否真实存在。不盲信进口标签,某些进口水果实为国内种植,消费者可借助海关编码、产地证明等信息来辨别真伪。

责任编辑:赵英男
  • 中心 | 综合 | 文化 |
  • Add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

    Tel:020-123456789

    | Copyright © 中百投资有限公司 Rights Reserved>
    友情链接: “消协帮你选”小程序上线 同类产品性能性价比一目了然  别想在口罩上做文章  “疫”案说法|传染病防治法的这些规定请了解  辽宁鞍山: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  爱心接力 江苏南京企业雪中送炭共抗疫情  天津河东:落实“132”机制助力企业发展  培训机构课程报名费可“分期付款”?实为金融借贷  深圳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失信老赖 4起案件获胜诉  全国首个“停车场违法举报”平台在福州正式上线  “疫”案说法|传染病防治法的这些规定请了解  福建厦门:规范农贸市场明码标价行为 护好群众“菜篮子”  王建平:退休老党员的“新担当”  上海崇明区严格管控家庭办酒 筑牢农村疫情防控战线  厦门市场监管部门护航校园开学 全程守护首餐“陪吃”  湖北武汉: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检测费162万元  别想在口罩上做文章  全国首个“停车场违法举报”平台在福州正式上线  长春:一季度互联网服务、房屋装修服务等消费投诉上升  打好防疫阻击战 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保民生  辽宁沈阳:开展线上消费维权法律培训 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付费网络游戏乱象几何?  销售侵权假冒口罩 男子被判三年罚4万  宁夏银川:脱贫和防疫一个都不能少  重庆九龙坡:保障防疫物资“火线”投产  广东省消委会:春节期间涉疫消费投诉稳步下降  包容审慎 特事特办 四川成都打响疫情防控信用监管的“组合拳” 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加强疫情防控广告监管  买到假茅台 法院判食品店“退一赔十”  浙江宁波市消保委调查39家养老机构 整体表现较好  买到假茅台 法院判食品店“退一赔十”  辽宁全力做好防控疫情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  网上已有售卖!口罩竟然也阻挡不了人脸数据泄露  福建严控外卖风险 落实“非接触式”送餐服务  “Tony老师”已就位 为何理发店空荡荡却预约不上?  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现积极变化 销售触底回升  简化程序优化服务 青海海西一企业获医疗器械临时生产许可证 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付费网络游戏乱象几何?  江苏南京:全力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  山东持续严厉打击哄抬价格违法行为  广东发布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检验技术服务规范》团体标准  全国51家景区加入防疫自律公约 承诺安全有序迎客  包容审慎 特事特办 四川成都打响疫情防控信用监管的“组合拳”  消费遇“坑” 辽宁法官以案说法教你维权  宁夏银川:脱贫和防疫一个都不能少  江西颁发首张“一照含证”营业执照  福建莆田查获2.88万瓶过期消毒液  上海崇明区严格管控家庭办酒 筑牢农村疫情防控战线  别想在口罩上做文章  中消协梳理投诉发现:网络游戏侵犯消费者三项权益  重庆九龙坡:保障防疫物资“火线”投产